一、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北京师范大学支部简介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The Revolutionary Committee Of The Chinese Kuomintang)简称民革,成立于1948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现有的民主党派之一。民革历届主席为李济深、何香凝、朱蕴山、王昆仑、屈武、朱学范、李沛瑶、何鲁丽、周铁农,现任主席为万鄂湘。
1949年8月14日,民革北京市分部正式成立。民革北京师范大学支部的建立,离不开何兹全先生。何兹全先生是我校第一个民革党员,也是全国第一批民革党员之一。1948年1月1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1948年春,身处异国他乡的何先生积极响应并转入了民革。1955年朱亚嚣先生(1950年加入民革)由四川调入北京师范大学,任北师大印刷厂会计,组织关系在民革北京市委。北师大民革组织的概念还没有形成。这期间,何先生仍是一个人往来于北师大和民革市委之间。用何先生自己的话说,就是他一个人代表了北师大民革组织。
从1958年至1965年,民革北师大形成了何兹全、朱亚嚣、殷祖英等几个人的小组。1966-1976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民革北师大小组的活动也被迫中止。1979年7月18日,北京师范大学各民主党派召开联合大会,宣布正式恢复民主党派活动。1983年民革北师大小组转变为支部。负责人是何兹全教授、朱亚嚣先生。民革北师大支部成立之后,在参政议政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在国家政治生活尤其是祖国统一工作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何兹全还是民革中央监委委员。1989年,吸收了第一批新党员,他们是何承恩、张廷余、潘若松、陈庆华、王宁、曾恬等。同年,冯炳津老师(1988年加入民革)由民革西城支部转入师大支部。
1992年6月,民革北师大支部进行了第二次换届,陈庆华任主委。当时民革师大支部党员有不少积极参政议政的典型代表,如王宁、杨润路、陈庆华、范天佑等几位教授。其中,陈庆华曾任民革北京市第十届、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民革中央第九届和平统一促进委员会委员。2002年3月,举行了换届会议,万建中任主委,杨润陆任副主委,委员有贾晨、杨建华、潘若松。2012年3月,支部又一次正常换届,万建中仍为主委,副主委是董藩教授,委员有秦如新、杨建华和刘川。民革北师大支部作为一个参政党的基层组织,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能力已今非昔比,成为学校发展不可忽视的一股政治力量。2016年,民革北师大支部召开换届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委员会。过常宝任主委,万建中、张和友、王志祥任副主委,委员有徐文敏。
民革北师大支部工作为党派基层组织,做好自身组织建设的同时,还要做好本职工作,注意和关心与其它党派的协商与合作。民革北师大支部的成员中,在政协和统战系统担任了一些重要职务。这为他们参政议政、履行民主党派成员的神圣职责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如1997年陈庆华和杨润陆两位教授当选为民革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在这次会上,王宁和杨润陆同志被选为北京市文教委员会委员,陈庆华同志被选为祖国统一委员会委员。王宁教授还被推举为北京市人民代表,北京市政协常委。他们各自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2002年,万建中被推选为北京市政协委员,2007年连任市政协委员,2012年当选为北京市政协常委,市政协文史与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并当选为海淀区政协委员。2018年,支部党员万建中、过常宝教授入选民革十三届中央理论研究与学习委员会。2023年,支部主委姜海军教授入选民革中央文化文史与学习委员会委员、民革中央主题教育专家团成员等。
民革北师大支部党员也撰写了多篇建言献策并为国家领导人所采纳,比如《重构住房保障模式应遵循的原则》、《加强住房保障的法制建设》、《必须加强对保障房的科学管理》、《住房保障货币化梯度补贴方案与实践检验》、《以制度方式保障住房保障补贴资金的筹措》、《发达国家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的五点经验》(与王宏新博士合作)、《住房保障的实施与受贴家庭的遴选》(与周小萍博士合作)、《尽快理顺住房保障管理体制》(与周小萍博士合作)等10篇文章通过国家信访局2007年1月31日的《来信摘要》(第37期)直接上报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和曾培炎副总理,其中有的还通过《人民日报情况汇编》和《光明日报》内参上报中央和省部级领导,曾培炎同志就这些文章进行了批示,指示国务院副秘书长张平等三位部级领导阅研。近三年董藩已有近20篇文章通过内参上报给中央领导,曾培炎曾批示“董藩的三篇文章很值得读”。董藩还被建设部聘为专家委员会委员等等。姜海军教授曾多次主持民革中央、北京市统战部、民革北京市委等各级调研课题数十项,并提交多篇建言献策,被国家领导人、民革中央、全国政协、北京市政协、民革市委等采纳。
民革北师大支部党员尽职尽责,也多次荣获了各种表彰奖励,比如2007年2月,冯炳津、万建中、杨建华出席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民革北京市委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暨迎新春联谊会。万建中获2007年度市政协“优秀统战理论工作者”和“优秀信息员”光荣称号。2009年,民革北京师范大学支部获“先进集体”称号。2012年,民革北师大支部被评为先进支部,民革北师大支部的董藩、陈庆华、杨建华、张秋玲、潘若松、刘川等6位党员被评为2011年度先进个人。2020年后,支部的姜海军、颜子楠、杨雅等荣获各项荣誉数十项。其中,姜海军荣获民革全国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个人、民革全国参政议政工作先进个人、民革北京市参政议政工作先进个人、民革北京市优秀提案等多项。
目前民革北师大主委是姜海军教授,支部共有成员40人,其中男性18位,女性18位,30-39岁的共2人,40-49岁的共5人,50-59岁的共5人,50岁以上的共21人。
二、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北京师范大学支部负责人
职务 |
姓名 |
单位职称 |
主委 |
姜海军 |
历史学院教授 |
副主委 |
万建中 |
文学院教授 |
张和友 |
文学院教授 |
|
颜子楠 |
文学院副教授 |
|
委员 |
徐文敏 |
三帆中学高级教师 |
三、上级组织任职情况
姓名 |
单位职务职称 |
党派任职 |
万建中 |
文学院教授 |
中央文史馆馆员 |
姜海军 |
历史学院教授 |
民革中央文化文史与学习委员会委员、民革北京市委委员、民革北京市文化文史与学习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海淀区工委委员 |
过常宝 |
文学院教授 |
民革北京市教育科技委员会副主任 |
四、联系方式
姜海军 jianghaijun@bnu.edu.cn
版权所有 © 2025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