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信息动态

【中国民族报】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参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我们共同的名字叫中华民族”

发布时间:2023-11-14

11月4日,北京师范大学近百名师生走进民族文化宫,参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在1500余件文物古籍中,师生们深入了解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历史,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工作伟大成就。大家纷纷表示,将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和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历史主动与文化自信,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在“大一统”展厅,师生们聚精会神聆听讲解。“先秦时代,我国就逐渐形成了以炎黄华夏为凝聚核心、‘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虽然立场各异、主张不同,却在‘定于一’上达成共识。秦汉奠基了古代‘大一统’国家制度,历代王朝不断丰富和发展其内涵,‘大一统’作为思想理念、制度实践和价值追求,始终根植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中,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

解说声声入耳,字字入心。北京师范大学2023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王雨馨来自湖北,看到关于土司制度的史籍时,她不禁想起曾在家乡参观过的土司城。“土司制度体现了中央王朝对民族地区的管理智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民族地区的治理。”她说。

随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清朝大规模实施改土归流政策,破除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制度性障碍,有利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大交融”展厅从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三个方面,展现中华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发展壮大的脉络和凝聚不散的历史密码。

“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并在传承发展中融合演化。语言、文字和艺术承载了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的历史记忆,烙刻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基因。”北京师范大学2023级人文科学试验班学生刘盛丹说,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带来了音乐文化的互鉴,奏响了民族团结的和美乐章。

“一系列文物古籍直观地告诉我们,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是不断进行的历史事实,也是各民族共同认可的价值取向。正是在长期频繁的交流往来中,各民族逐步形成了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北京师范大学202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陈庆轩说。

走进“大团结”展厅,北京师范大学2023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郭芮岑深受触动。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大团结”展厅里的大型红色装饰,像红旗猎猎飞扬,又像奔腾的长江水川流不息,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深邃思想与丰富实践。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民族平等作为立国的根本原则之一,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不断建设团结友爱的中华民族大家庭,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郭芮岑说,百年来,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矢志奋斗,建立新中国,各族人民摆脱贫困,过上了安定富裕、健康幸福的生活。

参观进入尾声,学生们聚集在一起,分享感想。

“在中华大地上,各民族共同开拓了辽阔疆域、共同书写了悠久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精神。”北京师范大学202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吴羽,还记得小学的一堂课“可爱的兵团”,在课堂上,老师介绍了老一辈屯垦戍边人建设新疆的故事。

“我的祖辈是第一代兵团人,我从小耳濡目染,深知今日和平团结局面来之不易,一定要好好珍惜。我成长于多民族家庭,清楚地知道我们共同的名字叫中华民族。”吴羽说。

原文刊发于《中国民族报》2023年11月14日第3版。

原文链接:http://210.12.104.26:81/epaper/?id=1724231935326158848&time=2023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