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术论坛

我学习后的感悟

发布时间:2006-06-13

民建支部 吴蕴今

  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从制度建设来解决,我想这是涉及系统工程的问题。知识产权涉及到知识者的利益,也涉及到有关知识的范畴。知识的范围很广,有人文的,科技的,经济的,政治的,而所有的知识又与所拥有它的人有关,即知识与人与文(思想)的密切联系,所以我认为这所有的知识与人文有关,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知识产权保护与人文科学有关,而人文科学又与制度建设有关,而我们的人文科学存在的问题又是什么问题呢?人文理论与实际脱节,简单说人与文脱节,表现在一些干部,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或者说在社会层面上,存在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在我看来人文科学又与党的政策贯彻有关。这是说我们社会或人们的意识中缺少的不是理论而是实践,理论再好不去实践,理论是空的,政策再好不去执行,同样也是虚的。现实中只闻雷声不见雨点的事,并不少见。这也可以说人文科学的理论是徒有其实,政策的贯彻有虎头蛇尾的现象。理论是实在的,不去实践就是空的。实与空是对立的矛盾,是学科自身存在的矛盾,而不是来自于外在的干扰。共产党的先进性教育就是为解决这一矛盾而开展的教育;理论武装头脑,以先进性教育推进自身的建设,加强党的领导,有目标的开展工作。
但是我认为,社会的问题不是这么简单的,共产党的先进性教育,加强自身建设就能如愿以偿了么?人们的认识不是齐刷刷的一般齐,人的认识与心理素质有关,所以我想先进性教育应强调人的素质教育,而党中央提出八荣八耻就是针对这一社会现实而提出的。从人文科学角度来看,王兆在2006年3月21日光明日报刊登的文章《哲学社会科学的自主性、地方性知识与学术原创》中说:“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缺乏自主性:一方面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集体无意识,他指出:“每当一些对于我们社会、政治或经济具有重要意义的现象或热点问题凸现出来时,总有些论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乐此不疲地紧随其后,不经科学地思考,甚至未经足够的知识准备,就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
我觉得王兆同志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这样的批评,是不过分的,“不经科学的思考,未经足够的知识准备就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我想做为一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他们同样有着社会不断进步中应有的心理准备,和集体意识的准备。因为以往哲学科学工作者,他们更多的作用,只在对政策的解释方面起了他们的能动性,而自主性是不够的,我认为哲学的特点应该是具备学科的自主意识,哲学的自主意识正是它的学科的特点所在。如果哲学在人文科学中不具备自主性,那么它在人文科学中就起不到它应有的主导作用。我想这大概是人文科学存在的现实问题吧!就因为人文科学自身存在缺乏自主性,所以它本身也就缺乏免疫力,容易受外界干扰,(指受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又个体之间相互影响,这就阻碍了自身学科的发展,我认为这就是现实中是人的问题也是文的现象,文受人的影响,而人又受文的影响。人与文关键在人,以人为本,如果人无自主,学科发展就有阻力,又岂能有学科的自主创新呢?所以我想知识产权保护与哲学的自主意识有关,也与自主创新有关。当今我们处在一个开放的市场经济体系的环境中,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意识,知识产权保护是不力的。这里说的是人文科学,对自然科学也是有着相同的道理,因人文科学的发展,是有着社会层面的辐射力。
我认为现实尽管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社会毕竟在进步,我看到有人从历史的演进角度,系统地梳理了近代以来中国思想界在人文与科学的关系时,指出问题是:中国所需要的人文精神是现代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而中国所需要的科学精神是充满高度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这就是说作为科学范畴的哲学,演进到今天,它应具备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否则它是空泛的理论,空泛的理论是无用的理论。社会需要有实际内容的理论,我们制度建设中是否应有更具体的人文关怀的哲学思想体系呢?这就是说以人为本需要有哲学的理论对它进行规范与阐述以及实践,我认为这是哲学工作者的使命。 
以上是我学习有关知识后的感悟。希望有反馈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