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术论坛

关于教育我谈一点认识

发布时间:2006-09-14

民建支部   吴蕴今

  教育是认识论范畴的主、客体关系。教育是以教师为主,学生是授动者,你教什么,我学什么,这一课题的讨论,那么教与学的关系,永远将是使知识教育排在首位,即使一再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素质:指的是思维和心理品质),然而素质教育却总也排不上与智育(应试教育)平起平坐的地位,因为它不被人们所重视。
学生听从教师,是教育者的知识传授目标,最终让学生无一个不是定向去高考,而且会使人们觉得能考上名牌大学的梦想,成为人生的最大目标,是无可厚非的真理。一个学校因本校的学生获得了高分而没有考上清华,竟动员该学生放弃已录取的学校,奖励并动员他明年再考清华,这样做与其说是高考的指挥棒,不如说是教师和校长们的名利思想在指挥。学生的高考成绩和重点学校的录取率,是各学校排列名次的依据,这一切所以能顺理成章,说穿了那乃是拥有知识的教师和校长,他们决不放弃个人的利益使然。固然个人利益的保护无可非议,然而校长们、教师们他们的职责呢?又有谁去监督呢?况且一个学校出了事,关系到德育教育不到位的问题,却从来不为人去过问或关心,更不说自觉去承担责任。因为关于素质教育标准人们认识也不统一,或对此很茫然,无一个衡量标准。
大家一致公认:高考是指挥棒。有识之士尽管认为单纯以知识为唯一标准,不是我们教育的方向,是不可取的,但却难能去改变这一似乎已被历史铸就了的规定。我们一般都如此认为高考的结果,象征了基础教育的成功,难道不是么?每年的高考成了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竞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比赛,高考当然也是所有考生的家长心中的一件无比重要的大事。高考的那一天,所有的工作都要为其让路,因为这一赛成了决定一个考生的一生,他的荣辱与贫富都在这一步,高考成了一个人,人生的终极门槛。可我们不得不发问:智育第一,仅以应试教育这标志着教育成功的表面文章何时休?这文章年年作,但年年又有人在否定这高考的指挥棒。这真正是社会的矛盾,从这高考矛盾出发,又滋生了多少社会的丑恶现象,如考试作弊,替考、以及许许多多的因高考而引发的种种造假现象,更无法让人理解的这些丑闻背后大多又出自一些教师的行为。
以上由教育问题反映出整个社会存在的问题,难道还不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吗?教育关系到民族的希望,国家的强盛,社会未来的发展。教育究竟该怎样去完成它的历史使命?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校长们的发言,也引起我去思考。
实际主、客体认识论的教与学的关系,不是仅仅你教什么,我就学什么,如果理解教与学仅是知识的简单传递,又以应试作为教育的测定手段,那是很片面的。我认为“教育”,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而且还有其思想对学生的培育。仅有知识而无思想,等于只有知识而无文化,或是仅有文化却无思想和道德,这样的教育同样会给社会生产出许多废品、或有害品。培养人才的大学竟出现了马加爵如此的人品,就说明了学校对学生没有向他们提出人才观的教育方向指导。本来人才资源就匮乏,一个大学生对人力资源、人才资源却一无所知,他不仅浪费了自己人才不算,还扼杀了他人。人才资源和生命的社会意识,以及价值观如此劣等,作为唤起人们承担社会责任的教育工作者,难道能推卸责任么?我们不能以为马加爵是个别的,教育部门就无视以此为例,正是个别,才是典型的。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培养创新人才时提到,“关注创新人格的培养是最簿弱的。创新人格是指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追求真理、有献身精神”。我认为人格具有许多内容,符合今天社会需要的知识者,他们起码的人格,应俱备社会责任意识和社会发展意识。我认为对于教育者,明确为学生服务,是期望他们将来为社会服务,首先教育他们面对社会怎么去做人,这是人格的第一重要,而法的教育也是从社会与人类的保护角度去灌输的。现代人们头脑中多了一个人性的概念,这确实证明了社会的进步,但我认为人性首先是人格性(即社会人),其次才是生理人,他或她食、色、性的需要(这是人的自然属性),有了人格性,就懂得人的尊严,那么如何去获得食、色、性是不言而喻的。现代社会,一个踏进大学受过基本教育的成人,他们应具备什么,又需要什么?我们教育者又希望他们怎样?这难道不是一个主、客体认识论的课题么?从以上分析,作为教师在社会面前,应明确自己的责任是什么?教师的社会责任、岗位责任,我们的领导又是如何责成他们去完成的?要让具有人格意识的人去从事教育。我敢说不是所有的教师,现在都已具备了社会性的人格思想,否则教师队伍里,不会出现剽窃或系列造假与教师身份极不相称的行为了,那些行为是失去了人的尊严的,他们做不到自律。
我们的社会现在发展方向很明确,建设一个创新型社会,教师服务于社会,作为知识只是一种工具,光有知识而无文化,即是无方向和信仰,而无正确的方向的知识,这不符合创新型社会建设人才的需求。所以从主、客体认识论去分析教育,教育应指的是主、客关系中,教与学互动互长的思想递进,或提升的一种思想文化,思想文化驾驭知识,使知识不断增长。教与学同样是对共同客体的不同层面的认识的提高,和对知识的进一步的全面验收。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与学生同样都是认识主体,他们不单纯是主、客关系,而应有认识体系联系着,即思想文化。这里必需澄清主体不等于主观,也不是指整体的主要部分,而是指对事物有一定判断思维能力的方法。对主体这一概念,往往被误导成主观意志,主观意志与实践无关。有一次我从一位教授的文章那里看到说:“大学应把学生当作主体”,这里显然他把主体这哲学概念,当成主要位置认识了。
我后来没有看到有人对这样因对哲学概念的错误认识,导致了结论的错误而对他提出反驳,这正是我们教与学之间存在的矛盾,这矛盾不解决,教育很难达到理想的境界。(指问题存在,却看不到,或看到了但说不明白。)
我认为当学习者提出问题时,教授者必定要去思考,去回答问题,这里我们必须重视人对问题的认识功能。但人的认识功能,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往往被我们忽视,并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重视去引导使彼此得以发挥。比如说对一件事的分析,应提出这是什么,又为什么是这样,将来(发展下去会是怎样?)这就是我所指的思维。
启发式教育和对事物穷其尽的探求方法,是我们应该提倡的思想方法。所以我认为具备主体的条件是,对事物有一个认识的过程,最终达到能驾驭客观事物的能力。我认为目前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有的教师只满足于自己的一知半解,仅把这一知半解的知识给了学生。缺乏认真的研究和思考显得很浮燥。
把知识当作工具的大有人在;把知识当成生官发财的我们并不少见;把知识当作改变自己命运的法宝,又被公开宣传是方向是目标,而几乎被当成是真理又不被人怀疑,这就是无法让我们乐观的现实。现实,如此的思想文化状态我们不能避而不谈。我面对这些问题,也在思考那么知识到底为拥有者指示了什么方向?这里我们究竟缺少了什么?我愿大家去思考。
我认为我们除了知识,还应拥有文化思想,而这文化思想是我们几代人曾为其思考并作出过斗争,它关系着我们国家的命运、发展、前途。对这文化思想的宣传,教师又做了哪些工作呢?虽然媒体对先进文化的个人行动表现进行不少报道,作出了很大努力,但我认为仅停留于感性的宣传是很不够的,何况当前某些媒体的误导,又在把那些我们精心策划的形象感性宣传,一笔勾消它的正面作用。我们不能不正视,我们正处在一个多元化文化,不断在碰撞的时代,这说明我们很需要在我们的思想文化中输入理性、理念,要有说服力的是非判断问题的能力,有独立思考问题的水平,有社会责任感的精神。能力、水平、精神的宣传很重要。这就是机遇和跳站并存。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社会的好文化、好环境的营造,靠我们大家具备能力、水平、精神的思想文化通过多方渠道去建设。
思想文化的宣传、推广,教育更不能推卸责任。如果学校不重视培养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其结果就会使主观主义泛滥,以导致一切领域内的个人说了算的霸道。有霸道就有可能误导,我这一分析,有人就会提出不同看法,认为我说的太简单了,会说“思想的霸道”那是许多因素造成的。我认为复杂的问题用简单的道理说明,这本身是个水平。各人的思路是不同的,故意把问题复杂化,说得大家都不懂,可能自己也没弄明白,这本身也是一种社会教授知识过程中的弊病。我当然知道霸道与不民主有关,不民主又与我们的社会文化基础有关,说到文化基础,我们的高考,在思想文化标准中,对它又是如何重视的呢?这难道与应循守旧教育的方法无关么?事实社会进步了,我们习惯的教育方法应该有改变。
人对事物的认识功能,是极其重要的功能,因为有了这功能,客体才被我们不断的认识,最终我们还能认识自己。我认为衡量教育的成功,应该是青出于蓝胜于蓝。教育者面前永远是硕果累累,以及学生能超越自己,才算教育有成功。可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教育,有不少问题,众说纷云,指责的、埋怨的、不满的、非议的,这些存在的问题如何去解决呢?我们不能不思考。我看到报上一篇文章:《期待中国大学“以学生为本”》(光明日报7月16日)。记者王庆环文在文章中指出:“中国的大学,目前无论是管理还是在课程体系上很多仍是以“教师为中心”,作者呼吁应以学生为本,希望给学生一个好环境,指有最好文化的环境,并给学生一份平等,目的是希望后来者的学生能发挥创造力。
关于教与学的关系,建立平等关系,我认为是好文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平等是指主、客在思想上的平等,教育者所教的东西,如果思想文化背时了,知识老化了,学生有权利提出,并责成教育者迎头赶上,先进赶后进,后浪推前浪,事物才能发展。所以在我看来,一种好文化,好环境,不仅仅是提出给学生的,也是给大家的。好文化、好环境,指的是人们的共同的思想文化,也是指一种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的思想方法,或称社会文化意识。
对王庆环记者的看法,我认为学校管理上的不平等,问题不在校长,教师与学生的不平等关系,问题也不在教师,我们假设大学有开明的校长,有开明的教师,他们个人有平等的思想,难道就能有好文化和好环境给学生以平等了吗?我所以提出这问题,是因为我认识到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思想开放的系统环境,我们思考问题时,不能不考虑一个大的环境,指出问题时不能局限在一个部门,视野不开扩,只能就事论事,这种思想方法解决不了问题。所以关于教育,要谈教与学的平等,不能不从主、客体认识论来分析。
主体与客体的认识关系,我们常提“机制”,什么是机制?我认为它应该指的是事物内在的动因,即指的是使事物发展的内在因果关系。我们常常只看到事物的外部联系的因果关系,所以对“机制”这概念的认识也是只从“外部联系”去认识的。记者王庆环因为看到中国大学里有给教授打工的学生,他对比国外的大学,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由此批评了中国大学目前无论是管理还是课程体系上,很多仍是以“教师为中心”此现象,于是他提出应以“学生为本”。这里我不能不强调我们国家的思想文化基础和外国是不同的,我认为可以借鉴,但无法照搬。我认为从教育出发,方位上的中心,知识传递上的主次应该是存在的,问题在,我们处于一个系统思想的主、客关系,是有多种的关系,我们一直在强调,是处在一个多元化的系统环境中,就教师与学生而言,他们不是一成不变主、客关系,所以我不认为“教师中心”和“学生为本”这种提法有什么不同。不一定教师永远是主动,学生永远是被动。因思想文化的关系,能使教师或学生变化着,他们或是主体或是客体。即是说:教育者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思想的教育,在教师向学生解疑释惑的过程中,拥有知识者当然是主体,不是具备主体的条件,他也就无资格走上讲台。但教师在知识传递进程中,学生的思想也在起着变化,知识使学生在被动接受过程中,产生了思维的主动,这个时候的学生开始有了主体性意识,从而他对知识进行再深化把握,达到青出于蓝甚于兰的境界。所以主、客体认识过程中的主体认识,它不是重复的主体,主体不同于主观,在这里我不能不澄清这一哲学概念。从思想文化角度看问题,不同于就事论事,这是由我们社会主义的文化决定的,历史传承辨证的文化,谁又能回避?否则我们的社会也进步不了。
所以我认为教育是主、客体认识范畴的关系。我们的社会知识界,如果对此都能认同并重视,那么不管是大学或是中学还是小学,都有一个共同自觉提高思想文化,包括获得全面知识的可能,因为有了思想文化就能驾驭知识。(我写这篇文章,用了我的思想,在运用思想过程中,我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以此说明。)
在大学培养自主意识,从小就应打好思想文化基础。如果大中小、幼多层次的教育都重视人的认识功能,社会的认识层面就可大有改观。一个民族、一个社会,认识水平提高了,一切事情就好办了。一个有思想的民族、社会、单位,个人,有了自主的思想认识,有了独立的人格,(指在认识客观事物方面的能力的自主,和以此确定的人格的独立)即人的社会性自觉程度,我们还怕没有人才去管理我们的国家么?我们的教育难道不是在承担着这样的使命么?
从教育本身的使命出发,我不能不作以上对教育这概念的分析。以上如果我没表述清楚的地方,欢迎读者向我提出。

7月22日于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