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北师大委员会参观平北红色第一村——沙塘沟村
延庆县大庄科乡沙塘沟村位于延庆东南,北依军都山,境内山高、林密、沟深。汽车沿着昌赤路一路前行,从十三陵进山,蜿蜒崎岖,公路清幽干净,路旁绿树遮荫,走在这条路上,如梦如幻,偶尔隐现的长城,更让人感觉如诗如画。
就在这条昌赤路上,有一个叫大庄科的乡,抗日时期昌延联合县政府就建立在此。
就是这条路,在抗日战争时期,处于满洲、蒙疆、华北三个伪政权的结合部,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敌人不但驻有重兵,日伪基层政权也较为完整,军警宪特活动猖獗。八路军为实现“巩固平西,坚持冀东,开辟平北”“三位一体”的战略意图,自1938年春至1940年1月历时2年,3次出击延庆,斗日寇、战伪满、袭蒙疆,虎口拔牙,奔袭在这条路上。最终在大庄科乡“后七村”站住了脚。所谓后七村,不是一个村,是延庆后山的七个村。七个村酷似北斗七星,镶嵌在崖边沟畔,沙塘沟处于谷底斗勺。
1938年12月,沙塘沟秘密发展了六名党员,建立了党支部,这是抗日时期平北农村诞生的第一个党支部。1940年1月,平北工委在沙塘沟村建起了百余人的游击队。当时沙塘沟村二十多户百来口人,男女青壮年都投入了抗日斗争,后来有10人在战争中英勇牺牲。妇女做军鞋、送情报、抬担架、看护伤员,全体村民都参加了抗战。
近年来,大庄科乡政府爬梳整理了平北抗战史,建立了纪念馆。馆舍面积约200平米,分为上下两层。一层布有展板,二层则是实物展示。大庄科乡投资对沙塘沟战斗遗址、第一批党员活动旧址、消息树旧址、八路军供给处、藏粮洞等处景点进行部分恢复,为抗战英雄建立了纪念碑。
盟员们在纪念馆前的“红色号角”下合影
当我们听着讲解员认真讲解,深情的回忆,让我们对这隐匿在深山里的小村肃然起敬,对平北红色第一村的名号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展室干干净净,展品虽不丰富,但布置真实、质朴,足以唤起人们对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而浴血奋战、献出生命的先烈们的无限思念与敬意。我们参观了抗日英雄白乙化的纪念碑,参观了昌延联合县政府办公遗址;记住了大庄科乡沙塘沟村、霹破石村、慈母川村、董家沟村等七个村庄的抗日英烈感人的故事。
盟员们正在参观纪念馆 盟员们在《中国共产党誓词》前合影
今天的大庄科乡的村庄,以红色旅游为切入点,摆脱贫困,正在实现将乡村建设成“冰川绿谷”的梦想。(民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