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利副书记发表致辞,他代表学校对出席论坛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感谢九三学社中央和市委长期以来对北京师范大学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他认为核安全文化十分需要大众化,面向在校大学生普及核科学技术知识和核安全知识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他简要介绍了北师大在核科学研究和教学方面所做的贡献,高度评价了我校老一辈九三学社成员
邵鸿常务副主席介绍了九三学社参与主办12至25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活动的情况,以及在全国范围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所取得的良好社会效益。他说,核安全是人类重大的安全问题之一,要审慎地反思我们的核开发战略和政策,科学利用核能。为此,要尽可能多地开展核科学知识普及和教育工作,对核知识、核观念的传播一定要慎重和负责任。向在校大学生普及核科学技术知识和核安全知识,不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核安全观,还会影响更多公众,使更多人了解核安全方面的知识。
论坛上,核反应堆及核电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核电是怎样造福人类的;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快堆首席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徐銤从前沿发展的角度介绍了“钠冷快堆”的安全性知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森林诠释了核与辐射安全的相关知识。北京师范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右三为我校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右一、右三分别为我校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右一为我校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本期论坛是为纪念联合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开展25周年,同时为纪念“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九三学社社员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陈芳允、程开甲等诸位院士为祖国和平开发利用核技术方面的重大贡献及所发扬的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面向青年学生开展的科普宣传活动。论坛发布了《核安全文化科学传播倡议书》,倡议所有核科学与核技术工作者对核知识、核观念的传播持慎重和负责任的态度,使公众了解到全面、科学的信息;大力宣传普及辐射防护等方面的科学常识,让人们懂得如何正确理解、合理评价与防护核事故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澄清有关核技术和应用的各种错误认识和谣传,在社会上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消除公众不必要的恐慌心理。同时呼吁全社会高度关注核能开发和核技术应用。(北京师范大学统战部 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
版权所有 © 2025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