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信息动态

沈绮云受到五部委表彰

发布时间:2006-02-20

  

  2006年1月7日、8日,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社会科学院、光明日报社五部委主办的“全国帮助未成年人预防和戒除网瘾工作经验交流暨现场推进会”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室沈绮云、王铟出席了会议。
此次会议的主题是总结交流帮助未成年人防治网瘾的经验,安排布置2006年度的工作。会上新闻出版总署音像电子与网络出版管理司副司长寇晓伟宣读了2005年对帮助未成年人预防和戒除网瘾工作有重要贡献的组织和个人颁发“帮助未成年人戒除网瘾大行动‘组织奖’、‘贡献奖’”的表彰决定。沈绮云等5人获得“帮助未成年人戒除网瘾大行动贡献奖”。

王铟报道

民盟沈绮云老师情况

  沈绮云,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教授。1938年3月生,1960年毕业于北师大物理系,留校任教,历任教育技术研究室主任、远程教育研究室主任、教育技术中心副主任兼北师大音像出版社副总编等职。主要教学与研究方向是现代教育技术、远程教育、媒体与信息传播理论。曾任第七届民盟北京市委委员、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第八届民盟北京市委常委、普教委员会主任;现任第九届民盟北京市委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室主任,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自1997年至2004年连续八年获北京市委统战系统调研报告一等奖,和三个市政协党派提案优秀奖。从2001年开始,对网络文化环境与未成年人教育问题,进行了系列调研。调研成果得到政府主管部门的重视,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国内多种多家媒体进行采访、报道、转载和制作专题节目,并应邀参与各种相关的会议和社会工作。

2001年 《北京市中小学生使用互联网及其影响的调研》
2002年 《电子游戏与未成年人教育问题的调研》
2003年 《发展网络文化产业与净化网络文化环境》
2004年 《虚拟交往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

沈绮云同志事迹简介

  沈绮云同志是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教授,自参加民盟北京市委工作以来,她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热情关注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并为此进行了艰辛的调研工作,及时为党和政府提供政策建议,多项成果均被采纳。从1997年起,连续七年获全市统战系统调研报告评比一等奖,三份提案获市政协优秀党派提案奖。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作出了贡献,也为民盟组织赢得了荣誉。
一、以教育为已任,为使教育体制改革与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深入社会,调查研究。
沈绮云以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的深厚感情和政治敏感,积极投入参政议政工作,预见社会发展中将会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研,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师范教育被喻为是国民教育的“工作母机”,对提高全市人口素质,推动首都经济社会进步具有深远影响。1997年沈绮云选择了《北京市中等师范教育改革》的调研课题。通过对3个郊区(房山、大兴、平谷)和4个城区的14所中师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调研,指出了中师教育存在的弊端,提出了七条建议。这些建议被市教委纳入北京市中师改革方案,对首都的教育体制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此报告基础上形成的党派提案,被市政协评为党派优秀提案。
1998年,沈绮云选准中等教育结构调整的调研课题,深入到我市公办和民办的初、高中校,历时半年多,提出了适度扩大普通高中规模、举办示范性高中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解困职业教育更好地为首都经济建设培养人才的七条建议,这在当时为推动中等教育结构调整发挥了积极意义。
1999年,沈绮云将调研的视角又深入到民办公助学校,将北京市正在试点的30余所学校的情况与津、沪二市相对比,提出了《关于北京市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调研》,并 举办了关于民办公助学校办学体制改革的研讨会。这项调查得到了专家、社会、政府多方面的好评,调查报告中提出的五项建议也均已被采纳。
二、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舍生忘我深入网吧,成为媒体公认的青少年网络教育家。
20世纪末以来,互联网迅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新的动力和支撑点,但也给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带来冲击,未成年人已经成为受网络影响最明显的群体,沈绮云教授从2001年起,连续三年对互联网与未成年人教育的课题进行了一系列调查。
2001年,教师、家长以至整个社会对网吧反映非常强烈,沈绮云带领课题组,对“网吧”进行深入调查,发现“网吧”管理混乱,非法网吧充斥市场且大部分布在学校周围,以未成年人作为网吧的主要消费对象。这些网吧条件差、环境恶劣、安全隐患多,中小学生去网吧上网利少害多,沈绮云及时向政府提出了8条建议,提交了《关于加强网吧管理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设优良社会文化环境》的调查报告。在2002年6月发生蓝极速网吧纵火案之后又及时召开关于网吧治理的研讨会,受到政府部门和互联网业界重视,多次被邀请参加市文化局主持的网吧整治活动。此调研形成的建议在市政协荣获党派优秀提案奖,并被公认为极具前瞻性的提案。
在2001年的调查中,沈绮云发现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十分严重,决定就此问题继续进行深入调查。首先对北京市部分中学生进行了测试(国内属于首次对青少年进行测试),发现 “网络成瘾症”在青少年中的患者已达14.8%,此比例高于我国的成年人。又在对劳教所的青少年的调查和对专家学者、心理诊所、医院、学校等进行大量访问的基础上,经过认真分析,对《电子游戏与未成年人教育问题》提出了6条建议。召开了有主管副市长,文化部、市文化局、市各有关部门、10余家媒体和各方面专家参与的研讨会,会议成果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网络游戏是一项新兴产业属于信息文化产业,代表了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相结合的必然趋势,但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又不容忽视,要不要发展网络游戏产业,如何发展,如何减少和消除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也是政府工作的难点问题,沈绮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2003年,她不顾身体欠佳,组织了多家网络运营商座谈,发现国内游戏软件自主开发能力不强、市场被进口游戏产品占领,且对进口游戏产品审查力度不够、市场混乱等问题。在炎炎夏日,完成4万余字的《积极发展网络文化产业,努力为青少年营造优良的网络文化环境》的调研报告,提出关于发展北京市网络游戏产业的4条建议和努力减少对青少年负面影响的5项建议。 
有关网络的三项调查报告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已有十多家报纸、杂志转载并引用,并接受了包括中央电视台等十余家媒体的采访报导。沈教授也为此被共青团北京市委聘为市法学研究会未成年人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文化部网络游戏专家组成员、青少年互联网协会帮助青少年接触网瘾专家顾问等。
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若干意见”后,沈绮云又及时建议民盟市委组织学习落实“若干意见”座谈会。会后形成关于学习落实“若干意见”的建议书以及民盟市委向北京市全体盟员发出的倡议书。
三、为寻求适合我市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殚精竭智,步履京城数百单位开展调研。
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在教育。首都的人才培养如何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这要求全市各个方面要有一个前瞻性的规划。沈绮云的课题组接受了这项工作,承担了对在京中央单位高职、中职毕业生需求调查。她从中央在京1400余个企事业单位中选择516个单位作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并根据课题组要求,对本市金融、保险、邮政、电信等18个单位做了个案调查分析。手工处理数万个数据的基础上完成了1999-2005年中央在京单位对大、中专毕业生需求的调查统计(包括专业需求)以及对北京邮政、银行、保险等系统人才的现状与需求分析,向市政府提交了调查分析报告。她多次被邀请参与市总课题组的分析研讨,调研报告收入总课题的成果之中。这项调查填补了北京市中、高职人才需求中关于在京中央单位方面的一个空白,为推动首都教育和经济发展尽了力。
在推进北京市农业现代化的工作中,她为开发农村人才资源,建设以农业科技为重点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调查研究。她认为北京市三分之一的人口在郊区,农民教育体系建设和教育制度不完善,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劳动力素质极待提高。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北京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在进行广泛调研基础上,提出了7项建议,并在北京市农业学校召开了一次关于农村远程教育的研讨会。此项调查成果得到市农委、科委、教委等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视与好评,多次请沈绮云参与农村教育方面的研究。
在支持农民科研扶贫方面,她只要有一分力就尽一分力。在深入平谷区大华山镇后北宫村调研时,她了解到“大桃研究所”是由当地青年农民组成,缺乏先进设备和资料信息。沈绮云在民盟北京市委支持下,筹资4万余元,购置了电视教育、计算机和科研设备,并帮助他们安装调试。同时,征集并赠送了数十套果林教学光盘。这项科技扶贫工作既支持了农民搞科研,也促使地方政府对农村科研工作的重视和扶持。
近年来沈绮云在参政议政调查研究中召开了上百次座谈会,走访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县到乡村、从学校到社会的各方面的数百单位,访问人数超过了800人次,经她设计的问卷及调查表格40余种,写出的调研报告总量达20余万字,她的成就得到了市委统战部的表彰,多家新闻媒体对她及她的调研成果进行过报导和访谈,她已成为京城内外统一战线和教育战线的知名人士。

民盟北京市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