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术论坛

人民政协: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发布时间:2014-02-18

 ——万建中(市政协常委,民革北师大支部)

2006年发表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是人民政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纲领性文件。在理论层面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和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在制度层面上,更加强调政协作为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机构的政治特点,进一步指明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大团结大联合的组织,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善于运用人民政协这一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在实践层面上,提出政治协商是党和国家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具体而言,政协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有以下五个方面的优越性。

一、独特的民主形式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政党政治的集中表现。由于历史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八个民主党派是与共产党团结合作的友党和参政党,而不是反对党或在野党。共产党与它们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社会主义政党政治与资本主义政党政治有本质的不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民主政治形式。政治协商会议具有外国参、众两院所没有的许多重要特点,集中到一点,就是比它们更能体现人民性,即人民享有更多直接参与民主政治的权利。

 政协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三项主要职能,其成员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本届全国政协有委员两千二百多人,其中中共委员占40%,非中共委员占60%。非中共委员中,8个民主党派的委员666人,55个少数民族的委员262人,其它还有各社会团体、宗教团体负责人和各界知名人士。他们聚集一堂,共商国是,一向是两会上行使民主权利十分活跃的一群。

二、广泛的民主形式

政协是以“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为显著特征的这一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集中体现,强调以协商、合作代替竞争、冲突,很好地将共产党领导与多党派合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集中统一领导与广泛政治参与的统一,国家稳定与社会进步的统一,充满活力与富有效率的统一。政协的特点之一是人才、智力密集。政协全国委员会包含着各党各派、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人士,他们积极参与民主协商,必将推动国家的各项决策更加切合实际,更加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每年的全国政协会议都有2000多名政协委员参加。他们来自全国各行各业各界,来自四面八方,怀着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使命感,带着人民的期盼和嘱托,聚首首都,用半个月的时间,讨论或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就国家大政方针和建设发展大局以及与人民切身利益相关的各种问题发表意见,建言献策。议题涉及当今中国社会的所有热点,包括反腐、高房价、教育改革、医疗改革、就业难、“三农”问题、贫富差距、发展不平衡、环境污染、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安全、人口问题等等,可谓无所不包,无所不容。尽管与会者原来的地位、岗位不同,但他们都是以“委员”的平等身份坐在一起,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会上洋溢着浓厚的民主气氛。这种民主形式和民主景象是世界上少见的。

三、民主政治的先进制度

共产党执政,为我们这个具有13亿人口的超大型国家提供了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克服纯粹两党制和多党制的缺陷,避免力量相互抵消;各民主党派通过政协的形式参政,为各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提供组织、秩序和渠道,克服纯粹一党制的弊端。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国家重大问题上进行民主协商、科学决策,集中力量办大事。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互相进行政党间的政治监督,促进了共产党领导的改善,也促进了参政党建设的加强。它有利于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能在最广泛民主基础上实现高度的统一,大大节省民主政治的成本。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总结自己执政经验和共产主义运动经验以及借鉴外国民主政治某些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进行不断健全和完善。如逐步实行从中央到地方的党政领导干部领导职务任期制,规定每个任期5年,同一职务连任一届,在同一领导层的总共任期不超过15年。任期制的严格执行,从根本上排除了领导职务终身制的可能,使我国的民主政治更加健康、更加充满活力。

实践证明,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是个有效的制度。分散在全国各地、各部门、各族群里的政协委员成为联系全国人民的纽带和桥梁,每年都把了解到的重大情况和人民急需解决的问题形成数以百计、千计的提案和建议,提交政协会议,政协办公厅又在会后将提案和建议分解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研究办理,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必须将提案的办理情况向政协常委会报告,政协常委会每年必须在两会上向全体代表和委员报告。这样,政协不仅是发扬民主的舞台,而且成为监督和推动许多重大国计民生问题解决的权威机关。

四、符合国情的民主政治

当代中国民主政治产生于中国大地,深深根植于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之中,与中国的国情不可分,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不可分。

如政治协商的原则和精神,在宪法政协章程里都有体现。协商和兼顾,正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和合”、“包容”等精神在发展当代民主政治中的运用。恶性竞争、对抗、“赢者通吃”等不利于国家稳定、民族团结的政治哲学,在中国的民主政治中没有市场。国家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家园;政府是全体人民的政府;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任何合法政党都不应被排斥在国家政治生活之外,任何群体的利益都不应受到忽视,任何个人的积极性都不应受到压制。正因为如此,所有8个民主党派都是参政党,它们的领导人在国家领导机构中都占有位子。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55个少数民族不但享有区域自治的权利,而且每个民族,即使只有一两千人口的小民族,都有政协委员,他们都有机会登上政治舞台。中国有生活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港澳台同胞3000万人以及众多的海外华侨,政协会上也能听到他们的声音。

五、协商共识的民主政治

中共中央在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的重要文件中明确指出:“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人民政协就是我国实行民主协商的主渠道和主要形式。民主协商的最大优势在于体现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使得决策过程也是逐步形成共识的过程。这就可以促使我国的决策过程更加民主,更加有效,更能够集中各方面的智慧。

政协委员中有一定比例的官员,也有一定比例的各行各业各界表现优秀、有履行职责、参政议政能力的普通群众;官员中既有高级官员,也有为数甚多的基层干部。这与外国的议员由清一色的职业政客组成不同。来自基础的委员,在政协会议期间在参政议政、提出提案、审议法律和政府工作报告的时候,他们俨然是政治的代言人,但回到自己岗位时又是地道的百姓。这种的成分结构,有利于交流和互动。官员能直接听到来自基层的群众代表、委员的声音,包括对政府工作的评价、批评和建议,群众代表和委员也能直接听到官员代表的看法。通过媒体的报道,使各种意见包括不同的意见及时为全国人民所了解。政协会议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实际上不仅在会上,而且在全国范围形成交流思想、达成共识的过程。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一政党制度和人民政协这一政治组织形式,既符合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又体现中华民族兼容并蓄的优秀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独创性的中国特色,具有西方“议会制度”和政党制度无法比拟的优势,具有任何国家政治联盟所没有的特点。衡量一种民主制度的优劣,关键要看人民的意愿是否得到充分反映,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是否得到充分体现,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充分保障。中国的民主制度经得起检验,被实践证明是个好制度。

当然,中国的民主制度建立只有几十年的时间,从历史角度看它还是一个年轻的制度,还需不断发展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总体上适应国情的情况下,在体制和机制层面还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以及党和国家事业的推进,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