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术论坛

我和祖国共成长

发布时间:2009-07-16

                              民建北师大支部    时彦

    1939年10月我出生在北京。国民党政府时局动荡不安,日子过得极不稳定,老是搬家。后来我们一家人住在塘沽新港的一排日本式房子里,父亲在新港消防队上班。还记得1948年我在新港小学念书时,看到一大群工人坐在大楼前罢工,大楼里的人都不敢出来。1949年春,有一天新港码头停着一条大船,许多人拿着东西等着上那条船,那天晚上父母带着我们和很多人进了一个像口井一样的防空洞,还听见枪炮声响个不停。第二天早上我们出来时,街上很平静,国民党兵没有了,全换成了解放军。妈妈说:“是八路军打败了国民党兵,把他们赶跑了,白天上大船的人就是往台湾跑的,他们害怕八路军,我们不怕。”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了,那年我正好十岁。所以我人生中花样的青春年华和火样的中年岁月以及风光无限的老年时光,都是和新中国一起走过来的。
    1953年我们中学生给志愿军写信,还寄上自己做的礼物,鼓励志愿军叔叔早点把美国鬼子赶出朝鲜胜利回国。1956年参加国庆节天安门体育大军游行表演。1957年我们在贴满反右派大字报的校园里学习。1958年参加十三陵水库修建劳动、超英赶美大跃进去河南大炼钢铁。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吃不饱的艰苦岁月,就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我国于1964年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当听到传来的东方红乐曲时,心中油然涌出一股从未有过的快慰与自豪的暖流。文革运动是从1965年开始的,有人称其为十年动乱的文化大革命,那时好象是人人自畏草木皆兵,即便是红五类也可能由于站队之误而导致今明两重天,我只记得自己是“老子反动儿混蛋孙子也混蛋”的被骂对象。多少恐惧和不安都已忘却,唯独记得打倒四人帮时的喜悦之情,那股子兴奋劲儿,现在想起来还记忆犹新。
    1977年国家正式恢复高考,高等学府迎来了第一批凭考试成绩入学的大学生。1978年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进军号角。1983年我国有了第一批自己培养的博士生。我所在的北京师范大学和我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和祖国的其他事业一样,在迅猛发展。
    记得1981年国家为高等院校由世行贷款进口了一批大型精密仪器。为组装调试,我们啃外文说明书,查文献资料,参加集中培训,与外商谈仪器性能等等,几乎每天都搞到很晚,但还是乐此不疲。开展科研工作时,中午连机部休息,只啃个馒头是常事。1988年我系开始准备搬入新建的化学大楼,教学和科研的条件越来越好,我和化学系一起在成长壮大,教学和科研能力都有明显提高,一切都在蒸蒸日上。1989年却降临了动乱事件,生活交通教学全被打乱了,有人上街游行,很多学生在天安门广场静坐。这使我想起了文化大革命,心里很害怕。不过很快就被中央平复了,一切恢复正常。
    我有一位很谈得来的朋友,是北师大哲学系的李春秋教授。动乱以后的一次闲聊中,我说起“中国人真是倒霉,总出乱子,难道真要像毛主席说的那样,过七八年再来一次?精力和时间都糟蹋了”,李春秋看着我说“我推荐你入民主建国会吧”,我问他加入了有什么好处?为什么你自己不入。他说共产党员不能再入民主党,还说:“民主党是共产党的诤友,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入的,你是一位很有社会责任感的女性,资历也够,应该不成问题。入党以后你可以提高各方面的思想认识水平,你会比现在更有用武之地。”又说我们师大有很多民主党派的成员,还有不少是名人,化学系的张文朴老师就是民主建国会的会员。后来我找了张文朴老师,经张老师介绍,我开始以会友的身份参加民建组织的活动,于1991年正式批准为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
    入会以后仔细学习会史,参加市委举办的新会员学习班,理解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深刻含义。记忆最深刻的是孙启孟主席语重心长地说“党中央很看重民主党派的作用,遇有重大事情,一定要等民主党派的意见上来了再做决策”,一下子就觉得自己肩负着比以前更重的使命和责任。想着自己是党派成员了,必须把本职工作干好,如果在单位是草包或口碑不好,有损党派形象,所以工作更加努力,学习新知识更加刻苦,也使自己更加自信,有使不完的劲。不懈的努力得到了应有的回报,我参加了指导研究生专业教学实验课、指导毕业生论文和教育实习、与积水潭医院及人民医院合作“微量元素与老年病研究”的九五攻关课题等多项工作。同时,凡是民建组织的活动,不管是区里还是市里的,我都积极参与。1992年被选为民建市委妇委会委员,并两次参加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议政论坛有关妇女就业内容的论坛直播,1994年参加中山公园多日的国际家庭年活动及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的宣传教育活动,为民建女会员讲解有关钙营养的保健知识。1995年被评为民建市委两个文明建设优秀会员。市委从珠市口迁至朝外党派大楼后,重新组建了几个专委会,我被选为妇委会和教文卫体委员会委员,后来又被选为教文卫体专委会副主任。社会工作多了,同样学习和提高的机会也就多了,尤其是对党的方针政策国家大事都有了更高广更新的认识,最为明显的是在区妇委会和市教文卫体委员会时,付出很多,收获也很大。正像我介绍北师大化学系的博士后宋雅茹入会时说的:“加入民建会,能让你知道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社会知识,能让你从学校走向社会,还可以广交朋友丰富生活,发挥你多方面的才能,更重要的是你可以大胆地向共产党提出你对国家大政方针的意见和建言,这可是很多人求之不得的。”后来她入会并当选为北师大支部副主任,她的名字还登在北京市民建会员风采录上。
    2000年我被评为民建市级参政议政优秀会员,同年10月退休后又继续工作了三年。2003年底,由于老伴患脑中风生活不能自理,我退到家里照料老伴。这种突如其来的生活压力,丝毫没有影响我参与民建的各项活动,因为我肩负的党派责任和作为一个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没有变。从2005年到2007年,连续三年参加区政协与党派成员组成的“水资源保护”、“教育均衡发展”、“职业教育”、“来京务工人员的服务与管理”等课题的调研活动,并以书面形式登载于《海淀论坛》上,我被海淀区政协聘为信息员。2007年被海淀区信息专委会评为信息报送三等奖。2008年我报送了17篇信息,其中一篇得到北京市副市长的批示,被海淀区老委会评为信息报送一等奖,同时得到民建市委的物质奖励。
    2006年我参加了民建区委组织的5号文件学习班。党中央5号文件的颁布,体现了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并且有新的理论观点和政策措施,为民主党派知情参政创造了良好氛围。我们作为“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必须坚持“发展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这和胡锦涛主席在十七大提出的“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完全一致的。只有提高思想理论水平,才有能力提高参政议政水平,才能名副其实地的成为友党。记得我曾在民建的《大众经济报》上登过一篇“大树和小树”的小文章,把民建比作大树,自己刚入会是小树。把自己当作一棵树,不停地去吸取,树根越深吸的水分和营养越多;不停地去生长,树身就越高大挺拔;不停地去展现去创造,就会越有新的作为。这种内在的气质就是自身建设的成果。当年成思危主席要求会员要外塑形象内强素质,就是让我们不停地去吸收??“努力学习,勤于思考”,才能提高智慧进而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
    2009年10月1日,是祖国六十华诞。我亦已70岁了。古人云“人活七十古来稀”,已步入老年人之列的我,年龄使皮肤起皱眼睛花,这是自然规律不能回避,只能更加珍惜未来。但是我的心还很年轻,因为我自信,自信中国会在党中央带领下很快走向富强;我有希望,希望爱心能将自身价值和力量尽情地奉献给我的国家和人民。所以人还是照样有活力!
    回忆从十岁到七十岁的生命航程,我和我的祖国一样,有过顺风的好运,有过逆风的挫折。见识、经历、体验、奋斗,使心灵变得成熟坦荡,于是能实实在在地面对现实,喜忧均能平淡接受。高朗其怀旷达其意,认真地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安然地享受自己该享受的生活。
    我正在逆水行舟的生命季节,但是我认定,不同的生命季节都有不一样的春花秋实,即使到了满头白发,也确信生命还会有自己的繁荣!
    在一次民建会员老朋友的集会上,我自编了一首打油诗:
                    五湖四海皆兄弟,九江八川一家人。
                    求同存异与天长,民建亲情同地久。
                    修身治国平天下,莫把名利挂心头。
                    其乐融融大家庭,和谐社会万事隆。
    就以它作为我心绪的写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