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术论坛

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谈教育与文化

发布时间:2011-11-17

----从北京精神谈教育者必先受教育

民建 吴蕴今

一、活到老学到老

这个题目,我提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此你、我是指文化和教育。我是说谈文化必然涉及教育,谈教育必需联系文化,两者是互补和互容的关系。一个人受的什么教育与其文化有关。一个人有多少文化,与其受的教育有关。这就是看人不能单一去看待,只看他持有的文凭,或仅看他拥有的职称,或看其身在某官位……。要知道受过教育,欠缺文化的大有人在,有文化的缺乏教育的也不在少数,在某高官位上,缺乏基本道德和人品的更不在少数。这里主要我想强调的是指一个人的心理对文化与所受教育的领会,在其行为上所体现的具体德行,从人的德行上才能区别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个体----不要以文凭、职称、官位高低去认人。这里我想说明的是当前从文化和教育的抽象性理解,指当前社会盛行的文凭热和职称热、官本位热而联系到我们每个人对德行的是否守望。如果因为攀比那些虚无,就转移了我们应该对文化和教育实质的重视。因为我们的盲目性攀比,而忽视了自身的受教育和文化的自我修养,有可能使我们社会今后德高望重人才,成为稀缺资源。

看一个人在公共场所的一举一动最能体现他所受的基本教育,即他具备的起码的公德心。年初日本国内遭到大面积核污染,他们的国民在公共场合仍能保持井然有序的行为,那种心态很让我们国民所惊叹,自叹本民族国民所不能及,由此我想到针对这些具体问题,我们有必要借鉴他民族优点,着力改善我们的国民素质,应迫在眉睫。在年轻时,我和一些朋友去故宫博物馆参观,我见其中一人窜上前去,一脚踏到那里设围的栏杆上,他想看得清楚些,当时此人给我印象太深了,觉得其行为太不可理喻,既不雅又有损公物,他却不怕别人取笑,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雅或有损公物,竟旁若无人。后来我才明白在这种人心中,根本没有树立什么公众中的形象,因为他没有受到那些文明行为的教育和培养,头脑中不存在损人利己那种羞耻感,试问在这样缺乏基本道德教育者心中,他们能树立大公无私观念么?从此类小动作,就可以见到其人缺乏一般的文化教养。从文化教养中可见其文明和品位、品质。在解放后的教育中,个人形象教育在群体中的影响是被忽略的,不拘小节反而被称为是无产阶级化、大众化,是被肯定的。毛泽东的造反有理,把中国古文化的温、良、恭、俭、让都给否了,革命走向了极端,以后文化大革命在全社会破坏性的结局,证明它是不可避免的。个人的礼义廉耻可不是小节,实际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和教育基础。我在年轻时就明白了人群中是有着不同教养的人,当然不是说我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了。要成为一个有教养者,也是要从不断认识自己的不足,在不断受教育中自觉去养成好习惯,要活到老学到老。教育要达到使受教育者养成一个好习惯,好习惯没有养成,教育就不能算到位。我们全民族的素质有待提高,教育者任重道远!社会在经济越来越发展阶段,不能不重温:仓廪足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古训。

二、从文化历史看一个民族具备的文化

有怎样的文化传承,就有怎样的教育、教养,比如说美国,他是众多民族融合的国家,他强调民主,有其历史渊源。虽然文化不等于教育,但两者有联系,他们虽然文化历史短暂,但国民素质都比较显得有教养,它的文化教养有其社会经济基础。而我们是一个原来经济基础很薄弱的农耕社会,接受文化教育,在社会层面上不是很普遍,所以在许多地方文明行为很不够。但文化此概念内涵很丰富,从我们历史悠久文化层面来看,我们又可以继承许多它人社会所没有的东西,如我们民族的耐苦性,持久性,自信心,自主性,奋发性,独立性等等,这都是我们民族大众由于历史悠久所累积的共同精神财富,这是民族的大德。德是文化和教育不可分割的思想教养,也是决定文化和教育相互和相容的纽带,没了德,文化不再传承,没了德,教育就会架空。以上我要说明教育和文化不仅在于传承,还贵在一个字上,既要传承更要养育。教与养是相互现成的,即经过教育就要养成一个好习惯,好品德,称之为教养,有过文化熏陶,也应体现在有一个好品德,即拥有文化人的气质,称之为素养,素养表现在能爱自己的国家文化和历史,并自愿去传承它,在传承自己国家的文化和历史中,更坚定自己的爱国情怀和自我修炼,这就是一个优秀民族能伫立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我以上分析想说明当前我们社会现状,值得引起警觉!我不得不在此提出为何被认为是我国中坚力量的某些人群,最近竟要移居他国,甘当移民?前一段时间大学扩招其实并未带来社会文化的繁荣,倒是变为就业困难,成了社会问题。教育还没有适应变化了的形势,就去扩张领地岂有不出矛盾的?

爱国,是我们北京精神中放在首位的要求,如果那些被认为中坚力量的人群纷纷出国甘当移民,我们作为首善之区的北京精神定位,是否显得苍白无力?仅口号能起什么作用?希望不要热衷于形式化的热闹!停留于形式化的积极,结果已经证明会适得其反。

三、德育是文化和教育中最关键的品质

我们国家的文化中德的教育在时代几经变迁中,是否荡涤无存了?由于人们所处时代背景不断在变化,人们存在观念有差异,是否德的教育无从可总结了?改革开放,外界新事物不断涌进,不同意识形态在斗争,包括文化中的新概念,但是新概念再多,也不能丢失教育和文化历史中我们先辈的德。什么是我们文化教育中该继承的先辈的德?关于德,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德的内涵的强调,譬如在封建时代对妇女就有三从四德的要求。那个时代我认为德是限制人的本性道德的发挥,是奴役性的,如此看来德的概念,同样有着时代的烙印。在解放后的新中国,在关怀人的思想解放时代,提出德的教育乃是永远不变的每个人的责任意识。其实责任意识是任何时代带着文化和教育的德,此概念的内涵,是永恒不变的德的内涵,有责任感就是有德(封建社会为巩固他的皇权,强调君权、臣权、夫权、子权而强调妇女的三从四德----四德是德、容、言、工)。在今天世界范围内人性得以解放时代,我认为我们就应该强调责任,强调每个人的责任,当然责任有大小之分。教育者就有责任去养育后代,传承文化者有责任去培养新一代文化新人,而领导者则应管好自己辖区内的人事,发展那里的经济,解决好那里的矛盾,总之应各司其职。

我不是个盲目崇拜权威者,也不喜欢人云也云。我喜欢对现实存在的事物问个是什么?或为什么是这样的问题?因此我常对一些问题,有我自己的思考与理解。我不盲目迷信权威,所以不盲目,是指通过自己的思考去把握事物,认识事物,也包括认识自己,因为自己是社会中的一员,是个别也代表一个群体(个别是指性格,群体是指所属组织)。在社会进程中作为成人这就是可知己也可知彼的条件,即从他人眼中看到的世界中有我们自己,如此就有了一个对比的世界,由此及彼,在和对象对比中,使看到的世界更真实或更广泛。这就是为什么古希腊人曾把能认识自己看作是人的最高智慧。阿波罗神殿的大门上写着一句箴言:要认识自己;我们也常听古人说:人贵有自知自明,这说明无论在国外或是古人都把正确评估自己看得很重要,也包括评估自己的国家。我也是在正确评估自己过程中,才知道要不断地学习,我也牢记孔子的教导: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和思考能弥补我们的无能和无知,所以我是在思考中醒悟,又在醒悟中懂得学习,学习中懂得不断修正自己。因此我也才发现,在受教育中德行才能得以提升,在德行提升中又产生了更大的学习动力,如此受教育和德的提升在循环往复。所以我很重视在德行方面对自己的要求,并且知道真正的教育和受教育必然在德的行为上表现,反之就只能结论离开德的教育,必然将走向歧途,这是无可置疑的推理。避免社会缺乏德的教育而走向歧途,唤醒承担社会责任者是我的责任,每个人的责任是不同的。

从上我得出结论,一个社会良好教育的标准,绝不是以有多少人具有高学历文凭和某个单位具有多少高职称的人员为评判和统计标准。就因为有段时期我们过分强调了学历和职称而忘了德的标准的要求,才使不少人去假造文凭骗取职位,又买通关系而争得职称的评定,甚至用不正当买卖手段获取官位,以此丛生造假文凭的现象和学术界的学术掮客频频出场,以致贪官、庸官、懒官已屡禁不止,此种败坏社会风气的人,已经使大众对他们的存在见怪不怪了;学术掮克、贪官或是被他们行为麻木了的人群均是缺乏德的文化土壤滋生出的结果。

欠缺在全社会对德教育的强调重视,必然就会出现以上那些怪现象,而德又不是教条的说教在现代社会能得以形成的,而应该是在层层社会成员中,以不同标准德,对不同成员的规范才能达到并不断行成的个人好习惯和社会好风气,比如说公共场所的规矩和与人相处时的关照,这些都是最基本的道德标准,这是一个社会德的基础,即每个人都必须重视的基本道德,而这些在一个大学生,中学生或小学生,在我们社会都可能没有做到。当然首先是领导对德的标准的见解和认识或身体力行,这是个关键(当然包括教师)。领导要对德的概念有创新精神,如此才能使得以广大,而创新是我们北京精神提出的第二个衡量标准。四、文化教育中德育的使命

德是文化中的内涵,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德又是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所强调的内容。我认为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德的教育很重要,因为社会主义发展在越来越开放的世界面前,涉及不同文化之领域更广泛,针对我们国家文化和教育的德是什么?有所辨别和选择,不可混淆不同社会类型和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德的标准。我认为这就是我提到的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应搞明白我们自己国家的文化,和现阶段需要紧跟形势发展要求的教育,在文化和教育过程中领会德的内涵。德是随着文化和教育的提升而明确它存在也有其层次性要求。对于德不能泛泛而谈。

从我以上经验所谈,足可以证明教育与文化是相得益彰的两者。教育是有层次性,文化是有广泛性,德自然是既有层次性又有广泛性,因此在德的问题上根据所受教育和文化提出不同要求。所以研究社会的教育,就要从层次性和广泛性全方位考虑,不能就事论事,更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对德的问题也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对象提出不同要求和检验,如官德,师德,医德,职业道德,生活中的道德,所有德都归总于社会大德,大德在社会成员的道德积累中促成,人人守德,社会必然是个很安全的社会。

谈教育,就要从广泛提高大众的文化着眼,绝不可单打一,只抓学校的教育,一味着眼去培养专家或科学家,以为他们才能扭转乾坤。如果放弃大众文化,而期盼专家或科学家,有朝一日能拿到诺贝尔奖,从而一跃登上世界舞台,似乎那样才能显示我们有了实力,我认为仅仅有这种愿望,也只是在步他人的后尘,算不了什么领先,因为诺贝尔奖者在世界范围已经不止一两个,况且我们要求的专家和科学家不仅仅是某个科研领域领先,还必须为了社会和全人类的进步这一远大目标,要求有如此广阔的视野和境界。我看到有人在指责政府化大量的钱搞世界运动大会,狠?世界金牌,名列第一,以此争世界之强,他们说希特勒就曾经这么做的,指出世界金牌名列第一,不等于全民健康世界第一,我觉得有道理,国强,民弱不可取,国荣、民不知羞耻,就更危险。因此如果没有广大群体的文化提高和德行的觉醒作为基础,那么那些少量的学者或科学家,也仅仅是道德荒漠上的点缀而已,最终他们的境界和视野也必然是狭隘和茫然,在他们没有攀登上科学顶峰阶段,就有可能被摔得粉身碎骨。宝塔顶尖的闪光,不可能建设在荒芜的沙漠上,这是很简单的道理。我所以要强调这点,我发现我们社会上一些单位在争夺那些专家科学家这一步上,让后者有了自我抬高身价的无限空间,他们有无限自我膨胀的趋势,和那些拥有权力者有恃无恐一样在横行霸道。如果容许这样,那么弱肉强食在文化上的表现,同样是会使社会走向极端。(因为我最近了解了一些个案)如果让物以稀为贵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弱肉强食是必然的趋势。以上我认为若就文化谈文化,就教育谈教育,这不是站在社会全面发展角度考虑,充其量仅是就事论事,而非实事求是立场。如果从德的角度去要求文化素质的提高,那就有一个很具体的标准,在德标准提高和检验中也在进行着广泛的教育,这样就可避免那些专家科学家,在社会发展面前忘乎所以了。如此从三者,德、文化、教育统一去要求,从不同的角度提高不同层次人的素质,如此提高人的文化素养,那么进行广泛的教育也就 有的放矢了。总之要从整体上着眼,从个体上分别对待。要从群体上看到个别的存在作用,在个别上看到对群体的现实影响。这个存在作用和现实影响,不是文化或教育,而是德,是责任。包容大众不同认识层面,给于合适的文化享有,能收到预期的群众自我教育效果,这应该是我们北京精神中强调包容的实际内涵。

从以上分析,我们每个人都有值得检验的标准,从文化或从受的教育,和所表现德的方面作自我检验,我们问问自己,我养成了那些好习惯和好品质?从这个意义上说自律也有了标准(本人养成了活到老,学到老的好习惯)。执政党以往也提出自律,我认为律是规律,遵循规律,这是执政党德的标准。执政党内主要成员是否都对社会发展规律有认识了呢?对社会发展规律都不曾认识,谈何自律?自律的检验尺度是什么?在此我不能不提出以上问题。我认为那些腐化干部在根本上是动摇了其原有的立场,即对马列主义的信仰,四项基本原则在他们只是作为口号在喊,他们无所组织观念。我常思考他们宣誓入党时的初衷是什么?他们背叛的是自己的思想和组织,其实有些原本还是很不错的干部。所以问题在执政党的某些干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党内的自我教育失去了范本,那个范本不应是教条而应落实到制度的完善,按照马克思主义必须联系实际说明问题从而去解决问题。发展的社会出现新问题、新矛盾是必然的,要从必然性的认识角度,积极态度去解决新的矛盾,这是执政党的德。我们北京精神中提到厚德,这个德就是如大地一样宽广、厚实,能承载起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底蕴,如海洋那般广阔去容纳百川而沉淀其渣滓。

我们的社会在转型阶段,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今日,需要更充实的知识去转型,达到知识经济社会这个阶段,显然各方面的转型跨度都很大,从领导到群众都需做出努力,尤其是我们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我们对一些贪官(北京市也不在少数)总不能归结为经不起物质享受的诱惑是不可避免的理由,其实有些人贪污后把大量的钱财收藏着,是对今后社会发展前途的不信任,是给自己备后路。我认为这些承担重要岗位的干部,所以堕落是因为头脑中没有社会主义的信念支撑,他们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最终迷失了方向。执政党必须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有总结才能前进!当然关键在制度必须进行改革,否则社会转型这个大弯过不来,人亡政息不是不可能。

五、检验一个人是否有德的标准

作为考虑社会全方位教育的提升,为此负起责任者,不能不首先明确立场,为社会,还是为个人,这是一个负责任的教育者应该明确的方向,否则免谈你有多少教育的资本。反之也然,文化既然有广泛性,必然应有它的层次性教育的内在关系。所以我认为教育在当今是全社会的课题,不能仅仅关注中小学教材或大学的考试制度上的改革。

当前我们处在建设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阶段。在社会动态阶段,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不同层次的众多人,首先官员在德行面前存在问题而败下阵来的,我们已经屡见不鲜了。所以我认为德是衡量文化的一个关键性的标准。我们当今社会的道德滑坡,是教育者的失职,还是文化人的失范?或是某些在位领导者的德的缺失?在社会转轨阶段,缺德者必然付出的代价!是时代对他们的必然惩罚。

社会主义立场是个大德的问题,因为我们处于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向世界开放阶段,在转型阶段和时刻,研究文化不能不有这大德的前提,即坚持社会主义立场。我作为北京的一个市民对北京精神的提出,结合党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写了以上认识,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