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术论坛

重阳节游览雍和宫、国子监有感

发布时间:2010-11-19

                             民建北师大支部  邵振忠

重阳节这天,民建海淀区委老龄委组织部分老年会员参观北京雍和宫和国子监,北师大支部邵振忠老师、曹守智老师、吴蕴今老师、时彦老师和张文朴老师参加了这次活动。雍和宫和国子监也是我们祖先创造的光辉灿烂古代文化具体产物之一,曾经历史的沧桑变化,国内外反动统治者、帝国主义的掠取、破坏和摧残,到处倒塌残破,满目荒凉。1949年北京解放后,党和政府对雍和宫和国子监文物古迹给予极大的重视、保护和关怀,进行整理和研究,历经修整,使雍和宫和国子监辟为游览场所,为广大劳动人民所享用。

雍和宫创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原是明代监督太监官房之旧址。初为雍亲王府,雍正三年(1725),命名为雍和宫。宫内共有六个大殿,是鲜明的喇嘛教艺术风格,如万福阁内有著名的大佛立像,高达25米,体躯雄伟,是由一整体檀香树雕刻而成。宫内建筑规模宏伟、堂皇秀丽,庄严肃穆,布局开阔明朗,如影壁、木石、牌楼的点缀,深深的甬道,古老的松柏浓浓郁郁,使雍和宫各处显得极为幽雅和恬静。这座金碧辉煌的雍和宫,实际上是北京最大最完整的喇嘛庙,看过的人无不惊叹中国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创造。

走出雍和宫过马路,往前街道直行不远就到了孔庙,孔庙大门前,设有琉璃影壁、下马碑,大门称为先师门,门内东西两面设有碑亭,并设有持敬门与国子监相通。门内两侧排列着大量的明、清两代的进士题名碑,孔庙内有大量内容丰富供研究明、清科举制度的实物资料。孔庙内不仅有高大堂皇的建筑,各大殿是黄、绿色琉璃瓦,真是金碧辉煌,光彩耀目了,而且还生长了茂密的古老松、槐,这更增添了儒雅肃穆的气氛。

国子监和孔庙隔门相通,这是我国古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我国很早就有国家办学的传统,汉代称作太学,晋代称为国子学,唐代贞观五年在西京设立国子监,国子监的组织和后来的学校相似。历代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考试基本上都在国子监进行,元、明、清以来的国子监,不仅是国内俊才荟萃之处,而且也容纳着国内外各兄弟民族,如蒙古族、满族、回族,而且也接待外国留学生,如高丽、暹罗、俄罗斯等。封建统治者的国学,虽其目的是在于培养封建统治人才,但是在客观上,它却继承和发扬了我国的古代文化遗产,同时对兄弟民族文化的发扬以及中外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国子监内保存的一大批古老私塾(四书、五经等),包括有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等。所以国子监解放后经过修缮现在已焕然一新了,这座古老完整的大学,不但得到妥善的保护,而且已开辟为图书馆,成为首都人民的重要阅览场所之一。

游览雍和宫和国子监的人们,都会深深感觉到中国的五千年文化的的确确是博大精深,在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孔子、孟子、庄子、韩非子、孙子和孙宾(兵法家)等,那时代是群雄争霸,思想文化大发展,人才辈出的时候,因为在历史大变革的时期,都会出现一个或几个文、史、经、乐、哲等的出类拔萃的伟大人物。直到现在,孔、孟之道和孙子兵法等在中国一直延续下来,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多少年来,一直被历代封建统治者所尊崇与利用。直到现在,孔、孟的一些名言、警句、说教我们不也还是在引用吗,孙子兵法为世界各国所研究吗?这也是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泊的结果。这也是我国的一笔历史文化遗产,而且也博得了世界各国的欢迎,传播到世界各国,并且开始有的内容被各国所接受。以至在参观雍和宫和国子监的人流中,也有很多世界各地的朋友在踊跃参观,专心听翻译讲解,看的都十分细致,他(她)们并相互议论纷纷,显示出惊奇和高兴的表情。当你从国子监出来走在大街上,两旁街道和胡同都配上了古老历史的中、英文新名片、文化标牌小典故,古色古香的气氛,旨在向北京市民及中外游客展示北京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吸引游客参观。

通过游览雍和宫和国子监也使我们联想到中国近代史的另一面,为什么中国封建王朝统治中国这么多年,中国落后了,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差得太多了,其原因就是封建传统观念、礼教、封建迷信思想、习惯势力等压迫人民太重、太深了,统治者和领导层将孔、孟之道,儒家思想、作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宗旨来压制和愚弄人民。当权者又整天妄自尊大、复古倒退、闭关锁国,阻碍了社会进步,扼杀和打击先进思想的产生,更阻碍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先进技术的出现。看不到世界在前进,中国停滞和动乱了好多年,只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彻底砸烂了旧世界,领导中国人民才建立了新中国。对待历史的古老文化,我们要历史辩证唯物和现代唯物辩证、现实、客观地去看,取其精华发扬光大,去其糟粕,借鉴历史的经验,强我祖国。万物总是变化和发展的,我们要永不停滞,大踏步前进,排除万难,去争取更大的胜利。